改計法 公務員合作社補地價增 業主叫苦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11/13 17:32

最後更新: 2016/11/13 17:32

分享:

分享:

本港現時約有226幅、共30多公頃,並位於市區的公務員合作社地皮,當中大部分樓宇都超過50年樓齡,有業主指,政府單方面改變計算補地價的方程式,並要所有業權同意才可以開始重建,批評政府只為謀取高昂的補地價金額,漠視業主及整體社會的住屋需要。

公務員建屋合作社重建權益關注小組(土瓜灣)召集人劉錦輝指,政府2012年4月改變補地價方式,由樓價現時估值改為計算重建後的價值,令補地價的金額由過往佔樓價15至17.5%,大幅增加至55至60% 。

徐先生居住在順寧道公務員合作社約1000呎單位,他說1952年與政府簽訂合約,列明業主已補地價一半,但政府80年代單方面更改合約,改為欠政府3分2地價,令發展商2012年有發展商有意重建,但發現補地價的金額高昂,而令計劃告吹。

立法會建築、測量、都市規劃及園景界議員姚松炎。(經濟日報記者攝)

立法會建築、測量、都市規劃及園景界議員姚松炎指,政府過往提出由房協及市區重建局介入有關地皮的重建,但認為方法並不可行,因為問題核心在於政府對有關樓宇補地價金額的計算,建議政府與業主尋求以仲裁方式,解決地價爭議,又指政府可反過來收購有關業權作重建,或以公私營合作方式發展有開地皮,估計重建後可提供約2萬個住宅單位。